【世界快播报】茅屋为秋风所迫歌原文(茅屋为秋风原文及翻译)
2023-06-24 00:43:33 互联网

1、译文:八月里秋深,狂风怒号,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。

2、茅草乱飞,渡过浣花溪,散落在对岸江边。


【资料图】

3、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,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。

4、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,竟忍心这样当面做“贼”抢东西,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。

5、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,回来后拄着拐杖,独自叹息。

6、一会儿风停了,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,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。

7、布被盖了多年,又冷又硬,像铁板似的。

8、孩子睡觉姿势不好,把被子蹬破了。

9、一下雨屋顶漏水,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,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。

10、自从安史之乱之后,我睡眠的时间很少,长夜漫漫,屋漏床湿,怎能挨到天亮。

11、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,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,让他们开颜欢笑,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,安稳得像是山一样?唉!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,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,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!原文:八月秋高风怒号,卷我屋上三重茅。

12、茅飞渡江洒江郊,高者挂罥长林梢,下者飘转沉塘坳。

13、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,忍能对面为盗贼。

14、公然抱茅入竹去,唇焦口燥呼不得,归来倚杖自叹息。

15、俄顷风定云墨色,秋天漠漠向昏黑。

16、布衾多年冷似铁,娇儿恶卧踏里裂。

17、床头屋漏无干处,雨脚如麻未断绝。

18、自经丧乱少睡眠,长夜沾湿何由彻!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,风雨不动安如山。

19、呜呼!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,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!中心思想:这首诗通过描写个人生活的不幸遭遇和思想上的痛苦,并推己及人,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宽广胸襟和济世情怀。

20、抒发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。

21、扩展资料:一、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公元761年(唐肃宗上元二年)八月。

22、公元759年(唐肃宗乾元二年)秋天,杜甫弃官到秦州(今甘肃天水),又辗转经同谷(今甘肃成县)到了巴陵。

23、公元760年(乾元三年)春天,杜甫求亲告友,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,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。

24、不料到了公元761年(上元二年)八月,大风破屋,大雨又接踵而至。

25、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,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,长夜难眠,感慨万千,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。

26、二、赏析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,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,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,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。

27、全篇可分为四段,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;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;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;第四段写期盼广厦,将苦难加以升华。

28、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,诉述自家之苦,情绪含蓄压抑;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,直抒忧民之情,情绪激越轩昂。

29、前三段的层层铺叙,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,完美地体现了杜诗”沉郁顿挫“的风格。

30、参考资料:百度百科-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。

本文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初级